美國四大流動通訊商剛遭遇大規模集體訴訟,名為 Z Law 消費者保護律師事務所,代表4億用戶向 AT&T、Verizon、Sprint 及 T-Mobile 提出控告,指這四間流動通訊商都侵犯了客戶的隱私,分享包括電話號碼、地理位置數據和其他客戶個人私隱資料給第三方經紀,而第三方經紀會將數據出售給賞金獵人或中間人,這是嚴重違反聯邦通訊法(FCA)第222條。 117539
Tag: 私隱
未得用戶同意 Facebook 被指擅自上載150萬用戶電郵資料至互聯網
早前,Facebook 被揭發用家在申請帳戶時,需要提供電郵信箱的密碼作驗證之用,被質疑多此一舉,其實另有用途,令 Facebook 火速對外宣稱已停止這項操作。原來,事情還沒有結束,而受影響的用戶人數更有過百萬名用戶。 116040
私隱危機? Amazon 承認過千人負責聆聽 Alexa 用家語音指令
不論是 Siri,還是 Google Assistant 或是 Alexa,每天能為用家進行簡單的任務。它們能夠準確回應用家,背後的人工智能應記一功。不經不覺間,它們可能已對我們的生活習慣有一定認識。可是,這也引來有關個人私隱可能外洩的疑慮。 115236
點解要買 iPhone XR? 蘋果新廣告話你聽:因為私隱很重要!
有時候我們總是在手機搜尋某些物件或事情,Google 或 Facebook 就好似會知道你需要或喜愛的興趣,總會展示相關的物件或產品的推銷!最近蘋果一則最新 iPhone XR 廣告出爐,就展示出一位 iOS Safari 瀏覽器內置的「阻止跨網站追蹤」功能,以突出 iPhone 重視私隱的重要性。 113903
不再設時限 Telegram 可隨時刪除任何舊訊息
現時,不同的即時通訊程式如 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 及 Telegram 都可在用家發現錯誤傳送訊息後,短時間內刪除相關訊息。不過,不同程式各有其時限。時限過後,則不能阻止對方觀看該條訊息。不過,Telegram 率先打破時限,讓用家可隨時刪除舊訊息。 113239
Android 4.4 及更高系統存漏洞,會被黑客盜竊手機用戶私隱!
Positive Technologies 安全研究人員在 Android 4.4 及 以後的版本發現嚴重漏洞。該漏洞隱藏於 WebView 組件中,可被黑客利用惡意軟件來訪問 Android 用戶的個人私隱。 113142
純粹「撞名」 微軟開腔回應強制收集用家 Windows 活動紀錄質疑
早前提到,Windows 10 內本身有一個名為 Timeline 的功能,可以恢復系統至指定日子的狀態,但這需要用家打開系統內的活動紀錄功能。有用家發現,即使關閉了活動紀錄功能,卻能於微軟的個人私隱控制台找到所有活動紀錄,懷疑微軟無視用家的設定。面對質疑,微軟開腔回應事件。 103988
不用左找右找 Google 讓用家更易刪除個人搜尋紀錄
近年,我們愈加關注我們的私隱,不希望我們的資料能夠輕易被第三者知道。雖然 Google 有提供相關頁面,可讓我們完整檢視儲存於 Google 的帳戶資訊,包括搜尋紀錄以至廣告設定,但要找到不是易事。因應此問題,Google 已推出了改善措施。 99145
新版Safari及Firefox瀏覽器,將限制Facebook採集私隱!
外媒報導,蘋果新版的Safari及Firefox火狐準備在新版瀏覽器,開始限制Facebook、Google等網站採集用戶個人私隱資料。現時大多網站都會在用戶瀏覽網頁的過程中,以Cookie讀取用戶上網的部分數據,收集個人私隱及資料。而Safari和Firefox瀏覽器正在準備手段,以將Cookie轉變及加以限以限制,從而保護用戶的個人私隱資料。 95856
更安全 未來 Firefox 將自動封鎖廣告追蹤功能
很多人都會認為,網站上顯示的廣告實在太煩人了,更不欲被追蹤,以接收個人化廣告,所以會嘗試於瀏覽器加裝廣告封鎖程式。日後,大家使用 Firefox 時,瀏覽器會自動封鎖廣告追蹤功能,不需用家慢慢設定,方便得多。 94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