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太平洋大學協會(APRU)與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United Nations ESCAP,下稱聯合國亞太經社會)以及 Google 攜手發表 《AI for Social Good》研究報告。這是為探討人工智能在亞太區社會的發展和影響而展開的第三個研究項目,主要就如何善用人工智能以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目標,向政策決策者提出基於學術研究的建議。 168936
Tag: 私隱
私隱風波 Zoom 澄清他們並沒有出售用家數據
早前,現時流行的視像會議應用程式 Zoom 被揭發 iOS 版程式會暗中傳送用家數據予 Facebook,令他們趕快推出程式更新,刪除相關的 SDK 代碼。而他們的法律總監,亦在 Zoom 官方網站表明,Zoom 並沒有出售任何用家的數據。 146284
重視私隱 三星否認奇虎360可取得用家個人資料
早前,有 Android 用家發現三星出品的「裝置維護」應用程式是由中國公司奇虎360 負責開發。基於奇虎 360 曾有懷疑外洩用家資料的黑歷史,不少人擔心使用該程式的同時,會被奇虎360 取得機內資料。最近,三星就事件作出正式回應。 139147
蘋果私隱管理高層表示:會掃描 iCloud 相片防止違法內容!
在 CES 2020 展上,蘋果首席私隱高級總監 Jane Horvath 透露,對於用戶上載至蘋果 iCound 的相片是會定期掃瞄的,包括檢查是否存在虐待兒童行為的相片。至於蘋果如何做到這一點,Jane 並沒有明確指出,也不知道蘋果從何時是開始掃瞄的!有分析就指出,蘋果應該是在 2019 年對私隱政策進行修改後才開始的,因為在 Apple 網站的免責聲明,就說出這一點。 139090
符合國際法規要求 蘋果解釋 iPhone 11 擅用分享定位服務原因
日前,iPhone 11 被揭發即使未取得用家的授權,系統仍會擅自取用分享定位功能,令不少用家擔心這是一個安全漏洞,個人私隱並無保障。面對眾多質疑,蘋果也火速回應,表示他們的做法是有原因的,亦是合符國際法規。 136545
瑞典中學測試臉部點名系統:學生同意下進行,學校也涉嫌違返條例被罰款!
最近因使用疑與內地面部識別系統的智能燈柱,導致香港人心惶惶。正當中國內地開始或已採用人臉識別作學校的評分系統時,在發達地區的歐洲卻有一套對私隱保障制度。在這套法則下,就算當事人同意及用作測試的數據如處理不當,違反了歐盟 GDPR 法則下也會面對罰款。說的正是瑞典當地數據保護部門 DPA ,對一間 Skellefteå 高中使用面部識別技術監測學生在校的出席率,進行了20萬瑞典克朗(約合20000歐元)罰款的事情。 128493
期待已久 Facebook 現推出防止追蹤用家瀏覽資料新功能
平日我們瀏覽 Facebook 期間,不時會看到我們並沒有追蹤的專頁發放的廣告,阻礙我們瀏覽其他帖子。原來,Facebook 正在我們不知不覺間,收集我們的瀏覽歷史紀錄,以便針對性發放廣告。終於,Facebook 推出防止追蹤用家瀏覽資料的新功能,保障用家私穩。 127321
刪除甚麼紀錄由你定 新版 Edge 測試自訂關閉程式時清除瀏覽資料
今時今日,大家都十分注意網絡安全問題。為免被黑客盜取自己的網絡活動蹤跡,早前 Google 已公布推出自動刪除活動紀錄的功能。至於微軟正準備的新一代 Edge,則開始測試於關閉程式時自動刪除多項私隱紀錄。 124581
加強保障私隱 Google 加入定期自動刪除活動紀錄
每次我們使用 Google 服務,不論是使用 Google 搜尋網頁或是利用 Google Maps 導航,都會於 Google 留下活動紀錄。為了保障私隱,Google 可讓用家刪除紀錄,不過這只是一次過的操作,未必能幫助善忘的用家。 122843
加強保障私隱 iOS 13 將以地圖形式告知用家被追蹤路線
平日當 iPhone 上的程式需要啟動定位功能,例如是 Pokemon Go 的「時時刻刻冒險」模式,都會先向用家發出提示,詢問用家同意與否。於最新的 iOS 13,系統將更進一步,提供更多被追蹤的資訊。 121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