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金Macbook變觸控,開發團隊教你diy個玩玩! DIY 即時新聞 娛樂 潮流玩物 週邊新品 by benny - 2018-04-102018-04-10 國外一團隊開發的Sistine 計畫,是由開發者 Anish Athalye、Kevin、Guillermo 與 Logan以16小時製作出可使Macbook可觸控的裝置。原理是利用MacBook的視像鏡頭,捉捉手指在屏幕的位置,並以程式觸發滑鼠事件等,去實現觸控的功能。 從MacBoo 屏幕平行的角度看,會發現屏幕反射與手指光澤的不同,越靠近越亮,這個小裝置就利用這原理去判斷 而這小裝置的製作也簡單,首先備有Macbook,以及以下成本在1美金左右的材料,包括「小鏡子」、「硬紙板」、「門鉸鏈」,「熱熔膠」,這這些物料製成外部裝置,首先在視像鏡頭前,加上小鏡子,通過鏡頭可手指對屏幕的觸控,再利用於光學的反射原理,在光的折射來感應觸控點,以及電腦運算的技術,將鏡頭拍攝到的畫面,轉換為觸控反饋。 根據影片,可見在這個觸控裝置下,除了有一定的延遲及精準度有待提高外,其在幾款應用上的觸控都算順暢。而開發人員表示,其開發出的觸控應用程序,可以通過改造硬件來提高識別的效率,包括以用更好的視像鏡頭(開發人員利用的是480p)、讓鏡頭看到整個屏幕的曲面鏡子,便可以運行得更好。開發人員最終的目的,是希望開發出實用且成本低的觸控屏裝置。 這種利用捕捉實現Macbook觸控的方法,與上年推出的Airbar較為相近,但Airbar 的價格接近149 美元,而Windows 10 版也多達119 美元。Airbar裝置是將磁扣貼在Macbook Air 屏幕底部,再經USB 接口連接使用,並以光學式觸控技術zForce AIR,發射紅外線,透過檢測光的折射率來感應觸控點,以實現觸屏的效果。 除Airbar外,還有Luna Display,需要體積只有USB手指大,但就需要以iPad,變成屏幕以操作Mac電腦,但在傳輸畫面的時候,一樣會有延宕的情況。 現時,Sistine計畫的編碼已放在GitHub ,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自己diy個玩玩! 相關網址:Sistine 計畫;GitHub 隨機新聞Sharkoon TG6 RGB: 炫光者 PRO 機箱以 $649 發售!蘋果推出 iOS 12.1.1 FaceTime 一鍵切換前後置鏡頭【著數情報】Lenovo YOGA筆電陳列品Tab開倉(3月1 至 3日)Porsche 為賽車和高階車款 開發高效能矽陽極電池 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