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here
Home > 生活情報 > 香港情況 > 假期生活 > 盆菜小知識 進食時的次序究竟是甚麼?

盆菜小知識 進食時的次序究竟是甚麼?


   年三十晚當然要一家人齊齊整整吃個團年飯,其中主角自然是盆菜,不過大家又了不了解盆菜的歷史和背後含義?食盆菜的先後次序又是甚麼?現在就在下文為大家一一揭曉!

[the_ad_placement id=”ad2″]

源於宋末亂世

關於盆菜起源,相傳有幾個說法。流傳最廣的說法,是在中國南宋末年,宋帝趙昺與陸秀夫、張世傑等人為躲避元軍,南逃至東莞烏紗、及香港新界的圍村,村民見到皇帝便盛情款待。然而窮鄉僻壤無佳食,村民急忙下只有將僅有的食物加熱,層層疊疊共放在木盆內獻給皇帝,飢寒交迫的宋帝覺得這是天下最美味的佳餚。往後村民每當喜事和如新年等節日,都吃盆菜慶賀,直到今天。

食山頭」習俗

住在香港新界的圍村客家人,傳統上,每逢喜慶節日、嫁娶婚事、生日壽辰、新居入伙、祠堂開光或新年元宵節點燈,即有村民誕下男丁的慶祝儀式,都會舉行盆菜宴。而清明節掃墓亦有「食山頭」習俗,即在山頭吃盆菜。

[the_ad_placement id=”ad2″]

寓意盆滿缽滿

客家人講究意頭,盆菜也有着寓意:圍坐一起,象徵合家團圓,滿堂吉慶;盆菜食材豐富,預示豐衣足食;盆菜一盤上枱時食物擺得滿滿的,意思是祝福吃的人賺到「盆滿缽滿」,興旺繁榮。盆菜內的食材也有吉祥的寓意:如蘿蔔象徵好彩頭、枝竹代表知足常樂、魚丸表示年年有餘。

吃法有規有矩

現時盆菜款式多采多姿,但傳統的盆菜,食物的擺放已約定俗成、有既定組合:味道較淡的會放最底層,味道濃如炆豬肉會放上層,令下層可吸收濃郁醬汁,最上層則再放些醬汁較少的食材。雖然吃盆菜時沒有特定的禮儀,但也要體現出一定的禮貌,例如進食時筷子不要亂挑亂撥、不能先掘下層進食、要從最頂層往下夾,順序由上至下吃,這樣能嘗到盆菜獨有的文化和層次,有次有序以表尊重。

[the_ad_placement id=”ad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