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間一直廣傳 USB 有一種防呆設計,用戶只能循正確的方向插入,被讚是細心的表現。不過,USB 聯合發明人 Ajay Bhatt 卻暗示你想多了。
Ajay Bhatt 最近接受 NPR 的訪問,提到 USB 的「防呆」設計並不是因為為了「防呆」,而是要減低成本。當年仍然帶領 Intel 團隊的 Ajay Bhatt 希望解決 1990 年代連接埠制式不統一問題,希望以統一的連接埠制式,幫助用戶在無需打電話求助下利用電腦進行打印。在開發 USB 制式的時候,Intel 和合作夥伴以成本作為理由向 PC 廠商宣傳,說製造可以逆向插入或具備圓形插頭的連接埠,成本會是 USB 的兩倍。
[the_ad_placement id=”ad2″]
沒有防呆設計的 USB 成本會倍增
另一方面,開發 USB 連接埠,本身也要減低成本,才能獲得廠商支持,他們發現循任何方向均能插入的 USB 插頭,需要兩倍電線和電路製造,成本也兩倍化。結果,為了降低成本,USB 開發團隊才會設計出具有「防呆設計」不能循相反方向插入的 USB 標準。
[the_ad_placement id=”ad2″]
後來,蘋果的 iMac G3 全面採用 USB,其他 Windows PC 也開始支援 USB,結果,USB 連接埠開始普及起來,並擊敗了 PS/2、FireWire 等更舊的連接埠,成為市面上最主要的連接埠標準。USB 後來更發展出 miniUSB、microUSB、USB-B、USB-C 等等連接埠標準,為手機、電腦和其他裝置提供有線連接途徑。
[the_ad_placement id=”ad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