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here
Home > Posts tagged "個人私隱"

加強保護用家私隱 微軟公布 Windows 11 本月起移除位置歷程記錄功能

除了我們平日常用的各款預載程式,Windows 內本身亦有各式各樣的功能。不過因著時代、技術的變化,有些功能其實已變得不合時宜,甚至會對用家日常安全使用構成風險。最近,微軟公布今年首次針對 Windows 11 內部功能的變更,本月開始移除原有的「位置歷程記錄」功能。 229307

  • Page 1 of 2
  • 1
  • 2
  • >

不是說已經改良設計? Windows Recall 被發現仍有機會記錄含敏感資料畫面

上個月,微軟重新推出經改良設計的 Recall,供 Copilot+ PC 用家試用。與最初不同的是,微軟宣稱新版本的 Recall 加入多項可保障用家私隱的功能,包括會自動跳過含信用卡資料、密碼和個人識別碼等敏感資訊的畫面,不會記錄下來。不過事隔不足一個月,就已被發現所謂的改良不是十分有效…… 227747

  • Page 1 of 2
  • 1
  • 2
  • >

使用 Apple Intelligence 沒甚麼需隱瞞 iOS 18.1 擬可按要求產生相關私隱報告

蘋果於最新的 iOS 18.1 Beta,開始測試部分 Apple Intelligence 的功能。但因為當中涉及處理用家不同類型、類別的數據,當中更可能包括用家的個人私隱資料,有些用家或希望得知過程中這些數據究竟去了哪。那麼,iOS 18.1 Beta 的產出私隱報告就能幫得上忙。 224548

  • Page 1 of 2
  • 1
  • 2
  • >

智能不代表可以越過職能 Google Gemini 被質疑擅自讀取用家雲端文件

Google 現時設有的人工智能助理 Gemini,被形容為有助提高用家生產力的工具。三星介紹時,也提到 Gemini 可以幫助用家激發創意,完成不同任務。不過,近日有 Google 用家質疑 Gemini 似乎「踩過界」,在未得用家同意下,擅看讀取用家儲存於雲端空間的文件,並進行內容撮要,有侵犯個人私隱之嫌。 224070

  • Page 1 of 2
  • 1
  • 2
  • >

私隱有保障 Google Play 會列明程式是否接受提出刪除已收集資料

平日我們使用不同的 Android 應用程式,都會要求我們先註冊或登入帳戶。但到我們認為將不再使用時,就會希望程式開發商可以藉註銷帳戶,刪除從我們收集所得的資料,保障我們的私隱。不過,這功能卻不一定在程式內找到。為了方便我們識別,Google Play 已採取新措施,方便我們識別哪些程式可以接受提出刪除已收集的用家資料。 222506

  • Page 1 of 2
  • 1
  • 2
  • >

有助保護個人聯絡資料 WhatsApp 計劃網頁版都可自訂使用者名稱

平日我們要跟過往未曾聯絡的人以 WhatsApp 保持溝通,那麼我們就有可能需要先給予對方自己的聯絡電話,或我們要向對方詢問聯絡電話。不過,有些人認為這不太安全,不知對方會否再把我們的聯絡電話用作其他用途。日後,我們或只需提供 WhatsApp 的使用者名稱,即可跟別人聯絡,有助保護個人聯絡資料。 218330

  • Page 1 of 2
  • 1
  • 2
  • >

以免破壞熒幕 蘋果提醒MacBook用家勿用工具遮蓋前置鏡頭

於每一部 MacBook 的熒幕上方,都有一個前置鏡頭,方便用進行視像通話。不過,以前就曾有新聞提及黑客可透過入侵電腦,控制電腦的前置鏡頭,從而侵犯用家的個人私隱。有些用家就想到,可以利用一些工具,遮蓋前置鏡頭,那便沒有問題。可是,蘋果提醒一眾 MacBook 用家不要這樣做。 156200

  • Page 1 of 2
  • 1
  • 2
  • >

Google 與 PCPD 攜手推廣網絡安全:推出安全上網插畫及 4 大貼士!

  Google 香港聯同香港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私隱公署),與本地插畫家 Dustykid 以「幸福由學習安全上網做起」為主題創作「塵一家」的故事,道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潛在網絡風險,並分享相應的網絡安全貼士。為進一步推廣大眾的網絡安全意識,本地社區合作伙伴包括明愛青少年及社區服務以及社聯 - 資訊科技資源中心「有機上網」也會攜手將網絡安全帶進社區,與本地家庭分享精明上網知識。 154739

  • Page 1 of 2
  • 1
  • 2
  •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