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我們於 Google Play 購買不同的收費程式、內購項目,都要「一人做事一人當」,自己準備好付款用的信用卡,自行完成購買程序。即使要請求他人代為付款,都要別人手動操作,輸入相關的信用卡資料來完成購買程序。不過到日後,我們將於 Google Play 發現多出一個新按鈕,可以一鍵生成付款連結,請求他人代我們付款購買收費項目。
Google 於更多國家及地區 Google Play 推出請求他人付款功能
日前,Google 在 YouTube 的 Android 開發者頻道發布影片,介紹他們可如何幫助程式開發者提升收入並減少用家數量流失,同時強化平台的安全性與全球支付覆蓋率,全面提升投資回報率。當中就有提到,他們本來在印度推出的 Google Play 請求他人代為付款功能,現開始擴展至在美國、日本、墨西哥和印尼等地區逐步推出。
Google Play 的「請求他人付款」功能,是指用家於 Google Play 準備購買一個收費項目時,結帳時畫面上會顯示為一個特定按鈕。用家只需點擊此按鈕,系統就會生成一個付款連結,並可以將其發送給不在 Google 家庭群組中的其他人。被請求付款的人需要知道用家的完整電郵地址,並能夠查看用準備購買的項目,然後就可以在 24 小時內,根據該連結代為付款。24 小時過後,連結就會失效。
原意是好但可能引發更多爭議
本來 Google 設立此功能,原意是讓用家可以在一時未能付款時,仍有辦法獲得目標的 Android 收費項目。或是若被請求的人本身希望贈送親友特定的收費項目,有了目標就不怕項目不合對方心水。不過問題是,這項機制本身就有機會被人濫用,例如不斷向他人請求代為付款。即使不理會付款連結最少 24 小時,連結就會自動失效,但若不斷收到這些付款連結,還是會感到煩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