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微軟都在積極推廣 Windows 內的人工智能 Copilot,並要求全新的 AI PC(Copilot+ PC)於鍵盤上必須設有專屬的 Copilot 鍵。但當我們以為 Copilot 將會愈做愈大,微軟卻表示因應用家們反映的意見,他們決定把 Copilot 的性質更改為網路應用程式,認為這才對未來繼續發展 Copilot 有幫助。
微軟把 Copilot 降格為網路應用程式
在最近的 Windows 11 更新中,部分用家發現原本預載於 Windows 內的 Copilot,性質已改為「網路應用程式」,而非像剪取工具、小畫家那樣的傳統獨立應用程式。
新版的 Copilot,使用上亦與過往有分別,不但不能透過 Copilot 更改系統設定,即使是以滑鼠點擊右鍵,看到的也有如是日常利用 Edge 瀏覽網頁期間看到的右鍵功能表,亦即重新整理頁面、返回上頁、分享頁面及翻譯頁面內容等。
箇中原因,其實正是因為 Copilot 的性質改為網路應用程式。用家表面上是打開 Copilot,實際上只是利用舊有 Copilot 的視窗,經 Edge 瀏覽器打開網頁版的 Copilot,內容全部從 Copilot 網頁而來。在實際應用上,即使用家經任何一個處理器,在網址列輸入「copilot.microsoft.com」,開啟網頁版的 Copilot,功能都沒多沒少。
微軟稱是為未來更進一步優化體驗
對於為何要把 Copilot 更改定位為網路應用程式,微軟透過官方網誌解釋指,這是他們吸納用家們意見所得出的結果,旨在讓他們日後可更敏捷地開發和優化 Copilot 相關體驗。同時,他們亦辯護指 Copilot 更改程式定位,但並不等於程式完全被廢,例如用家仍可以移動、更改視窗的大小,配合用家的需要。
至於日後 Copilot 會否回復至早前的多功能,例如可觸及系統設定部分,透過向 Copilot 提出要求,讓 Copilot 指引用家如何更改某一系統設定,微軟則暫時沒有進一步說明。但觀乎他們大力推廣 Copilot+ PC 時,要求鍵盤需設有 Copilot 鍵,又把 Windows 內置 Copilot 定為 Copilot+ PC 的其中一部分必要條件,似乎今次更改定位或許只是短期的政策,未來不排除會再次借助 Copilot,加入更多人工智能至 Copilot,定位就將再起變化。
來源︰Windows Latest / Microso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