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here
Home > APPS > Windows (Page 13)

兌現早前承諾 Adobe 為 ARM PC 推出測試版 Illustrator

現時市面上有售的 Copilot+ PC,全都是內置高通 Snapdragon X 處理器,因處理器部分是 ARM 架構,所以不同軟件開發商都要對應情況,開發 ARM 版的軟件,當中少不了推出眾多創作工具的 Adobe。除了 Acrobat、Photoshop 及 Lightroom,Adobe 亦兌現早前承諾,推出 Beta 版的 Illustrator(Ai)。 224563

不只可用於手機 桌面版 Chrome 已開始測試同類拖拉搜尋功能

三星發布旗艦機 Galaxy S24 系列時,提到系統內設有 Google 的「圈選搜尋」(Circle to Search)功能,在螢幕上簡單一圈目標圖像,即可利用該圖像進行搜尋。雖然這種搜尋方法在電腦上暫時不可用,但 Google 已有計劃利用自家的「智能鏡頭」,把類似的搜尋方法帶到電腦。 224551

設定用軟件都要更新換代 Logitech 開始提醒用家應由 Options 改用 Options+

如果大家平日有使用 Logitech 的配件,包括鍵盤、滑鼠、網路攝影機及收音咪等,可能都有使用 Options 程式,用來自訂配件的部分功能、快捷鍵。不過當 Logitech 已經推出了全新的 Options+,就代表他們開始進行軟件的改朝換代。不但部分配件已不支援 Options,更提醒現有用家應及早改用 Options+。 224474

特別對筆電及平板用家有利 Chrome 測試可自動凍結較耗 CPU 資源分頁

當我們拿著筆電及平板在外使用,而又沒有準備充電器,就會特別關心不同程式的耗電問題,希望盡量節省耗電量,令可用時間盡量延長。目前 Google 固然已經為 Chrome 加入「節能模式」,針對性節省 Chrome 的耗電量,而他們已有意為「節能模式」加入新功能,進一步節省耗電量。 224444

暫時未知事故詳細原因 上週全球有逾千萬人無法經 Chrome 存取已儲存密碼

Chrome 的其中一個方便之處,就是可以在登入個人 Google 帳戶後,利用 Google 密碼管理工具,儲存我們常用網上服務的登入名稱及帳戶密碼,下次再用就可以一按即輸入,十分方便。不過,早前 Chrome 曾經發生事故,導致全球逾千萬用家無法如往常一樣一按即輸入密碼,帶來不便。 224452

使用體驗真的更好? 最新 Windows 版 Netflix 程式已變得像是 Netflix 版 Edge

現時我們若要觀賞 Netflix 的節目,可以使用不同的裝置。若是在 Windows 電腦,就可以使用 Windows 版程式。不過於最新版本的 Windows 版程式,與我們平日預期的 Windows 程式會有一定程度的出入,實際上其實是 Edge 瀏覽器視窗而已。 224430

Chrome 設有多重下載防護機制 Google 解釋如何可更有效保障用家安全

平日我們上網,少不了從網上下載不同類型的檔案、文件。不過,這些檔案可能看似是信得過,但實際上暗藏可疑程式、有害程式,下載變成是「引狼入室」的事。為了提升網絡安全防護,Chrome 已引入多重下載防護機制,Google 並特意多加解說究竟有何用。 224331

有助令電腦順暢運行 Chrome 測試可提示閒置部分佔用過多資源分頁

平日我們上網期間,有時會不知不覺愈開愈多分頁,卻忘了關閉一些暫時不需再使用的分頁。雖然一按分頁按鈕即可繼續瀏覽是十分方便的,但這些閒置分頁無形中會佔用大量系統資源,令我們的電腦愈行愈慢。Chrome 現時正測試的一項新功能,就可讓用家及時得知哪些分頁是「拖慢速度」的元兇,並可一鍵把分頁閒置處理。 224260

與手機版保持一致 Windows 版 WhatsApp 新增釘選訊息及經其他程式分享訊息功能

平日除了 Android 及 iOS 版 WhatsApp,不少人亦有使用 Windows / macOS 版,方便以電腦辦公期望也可隨時收發訊息,無需次次拿起手機來操作。WhatsApp 的開發團隊當然看到這需要,也不斷為電腦版加入手機版已有的功能。針對 Windows 版程式,最近 WhatsApp 新增了兩項實用功能。 224088

效能強大都無法彌補 微軟確認最新 Copilot+ PC 使用上暫時存在五大限制

隨微軟已發表 Copilot+ PC,不同電腦品牌都已推出全新的 Copilot+ PC。不但使攜度與一般筆電相同,執行 AI 運算的能力更有過之而無不及。不過,Copilot+ PC 本質上就是 ARM PC,所以微軟提醒用家們,有五大限制是他們及不同軟硬件品牌暫時無法解決的。 22398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