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事經濟又一超吸引活動!香港有逾百年濟公信俗的歷史,國際濟公文化協會將於2月28日起一連三天,在南北行附近的上環文化廣場舉辦「
濟公文化在香港」導賞展覽活動,免費招待市民參觀。大家可以悉心打扮成濟公參加活動,開心又有趣。

濟公信俗的淵源和南北行商人不無關係,早於1940年代,
是次活動由華人廟宇委員會贊助,獲東華三院和通善壇支持。
濟公廟原為廣福義祠,於 1850年代興建,那時有不少隻身來港的華工身故後,
灣仔迪龍里的濟公廟本身亦有一段歷史,這種種與濟公信俗的事蹟,反映了香港早期發展的社會狀況和民間事蹟,有關內容將在展覽中一一介紹。而為讓參觀人士有更深刻體會,東華三院安排了「上環早期華人歷史之旅」導賞,由展場出發步行至太平山街的濟公廟,途經眾坊街的東華醫院。濟公廟內擺放了多件與濟公信俗有關的文物,包括早年契神儀式的虎門、光緒末年鑄造的牌匾等,極具珍藏價值。
國際濟公文化協會理事長暨美燕女士表示,濟公在中國人社會中是一位家傳戶曉的人物,不時予人癲癲瘋瘋的第一印象,衣衫襤褸,行為反常,酒肉不離口,是一位不守佛門戒律的和尚。
但古時不少高官顯貴會尊稱他為聖僧,百姓更視他為活佛。濟公得以流傳後世,全因他濟世為懷,導人向善的精神。唯有善念,歷久不衰,這種價值觀是濟公文化的核心,值得代代傳承。
另外,連續三日的活動現場亦設有多個攤位,如懸壺濟世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