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here
Home > 生活情報 > 香港情況 > 假期生活 > 濟公精神玩樂人生!濟公文化香港導賞展覽

濟公精神玩樂人生!濟公文化香港導賞展覽

盛事經濟又一超吸引活動!香港有逾百年濟公信俗的歷史,國際濟公文化協會將於228日起一連三天,在南北行附近的上環文化廣場舉辦「濟公文化在香港」導賞展覽活動,免費招待市民參觀。大家可以悉心打扮成濟公參加活動,開心又有趣。

國際濟公文化協會將於228日起一連三天,在南北行附近的上環文化廣場舉辦「濟公文化在香港」導賞展覽活動。




濟公信俗的淵源和南北行商人不無關係,早於1940年代,起源於潮汕的德教在香港發展海外基地,其中位於上環的支部奉濟公為主壇師尊,吸納了不少來自潮汕的南北行商人加入,成為一個濟公信俗的族群,至今仍以潮語舉辦法會。而同樣位於上環的太平山街濟公廟,亦滿載着上世紀濟公信俗的歷史,不少逾百年的珍藏仍於廟內展示。

是次活動由華人廟宇委員會贊助,獲東華三院和通善壇支持。一連三日的活動內容多姿多彩,場內設置的展板詳盡介紹濟公文化在香港的百年足跡,除來自潮汕的德教將濟公信俗在香港延續外,亦有介紹由東華三院管理的上環濟公廟。

濟公廟原為廣福義祠,於 1850年代興建,那時有不少隻身來港的華工身故後,義祠為無依先友殮葬及設置靈位,故坊眾又稱之為「百姓廟」。及至 1980 年原本位於灣仔迪龍里的濟公廟神像及物品被搬到廣福義祠,又被稱為濟公廟。



灣仔迪龍里的濟公廟本身亦有一段歷史,這種種與濟公信俗的事蹟,反映了香港早期發展的社會狀況和民間事蹟,有關內容將在展覽中一一介紹。而為讓參觀人士有更深刻體會,東華三院安排了「上環早期華人歷史之旅」導賞,由展場出發步行至太平山街的濟公廟,途經眾坊街的東華醫院。濟公廟內擺放了多件與濟公信俗有關的文物,包括早年契神儀式的虎門、光緒末年鑄造的牌匾等,極具珍藏價值。

國際濟公文化協會理事長暨美燕女士表示,濟公在中國人社會中是一位家傳戶曉的人物,不時予人癲癲瘋瘋的第一印象,衣衫襤褸,行為反常,酒肉不離口,是一位不守佛門戒律的和尚。



但古時不少高官顯貴會尊稱他為聖僧,百姓更視他為活佛。濟公得以流傳後世,全因他濟世為懷,導人向善的精神。唯有善念,歷久不衰,這種價值觀是濟公文化的核心,值得代代傳承。

另外,連續三日的活動現場亦設有多個攤位,如懸壺濟世工作坊,免費提供紓壓體驗;亦有非遺剪紙、中華紮作等工作坊,適合一家大細及中小學生參加。同場亦安排多場文藝表演,以及請來黃競聰博士主講濟公文化講座。導賞活動及部分工作坊需預先報名。

邪惡積奇
性格古怪,看電影總喜歡奸角。 滿身邪氣,暗地裡搜集另類資訊,喜歡日本動漫玩具,有小小惡趣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