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Windows預載的驅動程式外,當我們將一些硬件如顯示卡連接至Windows電腦,系統就會加入來自第三方的驅動程式,並安裝在「system32」資料夾。不過,囪軟於最新的測試版Windows 10,測試將第三方驅動程式移離「system32」資料夾。為何微軟要這樣做呢?
[the_ad_placement id=”ad2″]

於版本號碼為21343的測試版Windows 10,微軟測試將原本置於「system32」資料夾的第三方驅動程式,移至一個名為「OEMDRIVERS」的新資料夾,而這個資料夾與「system32」一樣,都是在「WINDOWS」資料夾內。
如若對Windows系統有多一點的認識,會知道「system32」是Windows的核心資料夾,對Windows 10順利載入及運行至關重要。若是在這資料夾內缺少了一些核心檔案,輕則會令系統運行異常,重則會令電腦無法啟動Windows 10。微軟的這項測試,在不影響驅動程式正常運作下,可有助提升系統的安全及穩定度,以免任何一個第三方驅動程式出問題時,會牽連整個「system32」資料夾。而這種做法,微軟已經應用於Windows 10X,所以在Windows 10內予以應用亦十分正常。
如果測試順利的話,微軟有望於年底的Windows 10第二次大更新中應用此變更。
來源︰Softp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