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here
Home > Apple > 【專欄】一個長期忠心果粉的自白:蘋果究竟出了什麼事?

【專欄】一個長期忠心果粉的自白:蘋果究竟出了什麼事?


近幾個月,蘋果遭遇一些不幸的事情,先有 iPhone XS/XR 銷情不佳傳聞,然後 AirPower 正式跳票了,近來更罕有地發盈警。作為果粉的我,也一時思考著,究竟蘋果發生什麼事?

iPhone 價格太離地

現在的 Android 手機價格可以很便宜,一部旗艦 Android 手機價格無需 US$500,入門級 Android 手機更只需 US$100 左右,相比之下,近數個月蘋果做錯了一件事,就是大幅提高進入蘋果「生態圈」的門檻。別說 iPhone X 系列價格之高,最重要的是入門級 iPhone 價格問題。福布斯資深撰稿人 Ewan Spence 曾經批評蘋果為何要砍掉 iPhone SE,並將其描述為重大戰略錯誤。事實上,2018 年蘋果推出 iPhone XS 和 XR 之後,從蘋果官方渠道購買最便宜 iPhone 的成本,從 iPhone SE 未砍前的 US$349 大幅提升到 US$449(iPhone 7),在現今的手機市場,這價格太離地。

[the_ad_placement id=”ad2″]

現在不少蘋果產品和服務例如 iTunes、App Store、iCloud 甚至 Apple Watch 都依賴 iPhone 運作,因此 iPhone 的興衰,很大程度代表蘋果的興衰,也許蘋果因禍有得福推出過保 iPhone 換電減價,以現有舊 iPhone 換電保住現有 iPhone 用戶,保住背後的「生態圈」,但沒有真正貼地的價格,是不能吸引人們購買和升級 iPhone。

[the_ad_placement id=”ad2″]

面對中國廠商創新,蘋果反應太慢

蘋果不是不懂創新,AirPods 確實其實打開了 True Wireless 耳機市場,但面對中國手機廠商進迫,蘋果在主要收入來源 iPhone 的開發工作實在太慢。也許 Apple A12 擁有一流的處理能力,機身線條一流、雙鏡頭引爆人像 AI 攝影的世界,但有些基本功能例如無線充電、全面屏、螢幕指紋(下圖)、甚至穿孔屏,都被其他 Android 廠商捷足先登,而且蘋果要隔很久才開始跟進。就算像 AirPower 這種有用的充電配件,也因為開發大幅延遲最後跳票,甚至被山寨廠抄襲。

[the_ad_placement id=”ad2″]

除了 AirPods 之外,蘋果也有一些有迴響但不太被接受的「創新」,例如 Lightning 接口放底部的 Magic Mouse、要倒插 iPad Lightning 接口充電的 Apple Pencil(下圖)、駱駝峰 Smart Battery Case、以及 iPhone X/XS/XR 的 M 字額等等。這令小編想起 1990 年代因缺乏創新能力而出現大幅虧蝕的蘋果,當時的產品也遭受廣泛批評。

[the_ad_placement id=”ad2″]

iPhone 仍支配營收 轉型之路漫長

綜觀蘋果已非常努力,提升 Service(內容、AppleCare、Apple Pay、授權)、以及 Other Product 的銷售額,但是從 4 年前 iPhone 6 開始至今的每年的 Q4 業績可反映一切:iPhone 的銷售額佔總銷售額依然徘徊在 55%-60% 之間。簡單來說,蘋果如何推出其他服務,仍然無法分薄從 iPhone 帶來的收入。

[the_ad_placement id=”ad2″]

假如在沒有代替產品之前,iPhone 銷售下跌的話,蘋果難以用其他產品代替 iPhone 作蘋果主要收入來源。

[the_ad_placement id=”ad2″]

作為「軟件公司」,開放的蘋果也是一條出路

微軟過去就像蘋果一樣,以封閉的 Windows 橫行世界,然而在手機市場,其 Windows Phone 因為太遲加入市場而慘敗收場。此時微軟的方法是「打不贏他們,就加入他們」,微軟以強勁的「軟件」陣容特別是 Office 軟件直接打入 Android 和 iOS 平台,貫徹一家「軟件公司」的功能。結果微軟就算無法在手機市場分一杯羹,也依然在手機平台保持活力。

這一點蘋果確實是學習當中,例如在 Android 推出 Apple Music 應用程式,就是一個很大的進步,但仍然未足夠。蘋果是否能夠讓自己的軟件和服務更廣泛給其他平台用戶使用,不再由 iOS/Mac「獨食」,然後從所謂「Service」和「Other Product」分擔 iPhone 的銷售壓力,是蘋果是否成功轉型的關鍵。

[the_ad_placement id=”ad2″]


PLAN
曾是過去 PC3 雜誌記者,現時是 PC3 網站的編輯,渡過接近 10 年科技媒體生涯,至今依然為大家提供科技和生活資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