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輕便 COVID-19 病毒偵測器 鑰匙圈一樣的大小 即時新聞 推薦文章 焦點新聞 生活情報 硬件 科技 網上新知 by Tang Charles - 2021-07-13 澳洲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發表了一項與新創醫療公司 Soterius 共同開發的輕便型 COVID-19(新型冠狀病毒)偵測器,可像八達通或鑰匙圈一樣隨身攜帶,使用奈米感測器裝置,只要呼氣就可以偵測病毒,即便無症狀患者也可偵測。
電動車普及 電池、充電技術最大難題 即時新聞 推薦文章 焦點新聞 生活情報 硬件 科技 車 by Tang Charles - 2021-07-12 市調機構 Clarivate 發表「未來之路:永續汽車的現狀與未來」報告,揭示電動車儘管在過去 20 年創新旅程中取得了巨大進展,但車輛充電速度和電池容量的瓶頸問題仍有相當大進步空間,另外在車輛設計上還存在著很多關鍵挑戰,克服這些問題對帶動電動車市場的成長至關重要。
美顏相機功能大升級 加入4K 畫質、即時字幕等新功能 即時新聞 推薦文章 潮流玩物 焦點新聞 生活情報 直播 科技 網上新知 網絡世界 by Tang Charles - 2021-07-09 隨著短片越來越流行,人們也開始追求影片中動態的美顏效果。為此,美顏相機升級影片功能,嘗試滿足用戶的影片顏值管理需求。影片美顏技術升級是大勢所趨,美顏相機升級影片拍攝效果,帶來4K高清、人臉識別不跳幀、即時字幕提詞器、等多項功能,開啟「影片顏值管理」。
Shootsta 指疫情期間 企業運用影片溝通大增逾五成 即時新聞 推薦文章 焦點新聞 生活情報 硬件 科技 網上新知 網絡世界 香港情況 by Tang Charles - 2021-07-082021-07-09 國際視頻科技公司 Shootsta 表示,在疫情期間企業透過影片 提升僱主品牌形象及加強內部溝通的數量大幅增加逾五成,人工智能及其他科技使製作影片變得更容易、更快及更相宜, 料會加快企業在疫情後使用更多影片推動業務 。
印尼醫用氧氣缺乏 病人家屬打醫護搶氧氣瓶 即時新聞 推薦文章 焦點新聞 生活情報 科技 網上新知 by Tang Charles - 2021-07-07 在這波疫情中,印尼當地爆發大量確診病患,嚴重衝擊當地的醫療服務,甚至傳出有醫院因為缺乏醫療用氧氣,1天內有63名病患死亡,雖然印尼政府下令增產醫療用氧氣,但如今還是有傳出病患家屬攻擊醫護人員,搶奪氧氣空瓶的情況發生。
3 分鐘由汽車變飛機 實現兒時科幻夢 即時新聞 推薦文章 有趣新聞 焦點新聞 生活情報 科技 網上新知 車 by Tang Charles - 2021-07-06 只要按下按鈕,這輛車就能在 3 分鐘內變成飛機。去年斯洛伐克公司 Klein Vision 飛行汽車成功首次試飛,在皮耶斯塔尼機場完成兩次起飛和著陸。這輛 AirCar V 5 起飛時速度達 200 公里,採用 BMW 1.6L 引擎,有效輸出功率為 140HP。續航里程達 1,000 公里,飛行油耗約為 18 升每小時。
【開箱】放係褲袋都冇問題 ! – BOOSTER POKEBOT 迷你按摩槍 PC3開箱或評測 其他 即時新聞 家居 推薦文章 數碼新品 潮流玩物 焦點推介 生活情報 產品介紹 產品推介 硬件 科技 週邊新品 by benny - 2021-07-052021-07-06 嫌支支運動按摩都大大支,收埋唔方便?BOOSTER Pokebot 就幫到你 !係咪講到擺入褲袋咁方便,一齊睇睇係真唔係啦! 187831
小米電視 6 至尊版亮相 挑戰萬元電視畫質 即時新聞 推薦文章 數碼新品 潮流玩物 焦點新聞 生活情報 科技 電視/智能電視 by Tang Charles - 2021-06-28 小米帶來了兩款分別定位中高階和中階的 LCD 新電視:小米電視 6 至尊版和 2022 年款小米電視 ES。其中前者主打的是「百級分區」背光系統,55 吋、65 吋和 75 吋型號分別擁有 100、224 和 255 個硬體級背光分區,峰值亮度各為 1,000、1,200 和 1,200。
Samsung SDI 高鎳電池量產 充電一次續航力達 600 公里 即時新聞 推薦文章 焦點新聞 生活情報 硬件 科技 網上新知 by Tang Charles - 2021-06-28 高鎳電池即將問世,南韓電動車(EV)電池大廠 Samsung SDI 準備在匈牙利量產次世代電動車電池「Gen 5」,充電一次可以跑 600 公里,而且只要 20 分鐘就能充飽 80% 電力。
中國 2033 年火星載人計畫 第一個人類上火星? 即時新聞 推薦文章 焦點新聞 科技 網上新知 by Tang Charles - 2021-06-28 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於火星表面操作火星車的國家,中國近日進一步公佈 2033 年火星載人任務,除了選出火星基地地點、將太空人送上火星外,還會深研把太空人帶回地球的技術。